光明日报: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是新时代的呼唤
来源:光明日报
2021年9月22日,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发布。这是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,也是新时代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的呼唤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。
2020年11月3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关系高质量发展,关系人民生活幸福,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,关系国家安全。这一重要论述,进一步揭示出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事实上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相辅相成的。从20世纪80年代起知识产权制度基本框架搭建,到本世纪逐渐形成适应国际规则体系的基本制度,既促成了我国成为一个知识产权大国,也促进了我国科技、贸易、产业、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进步与发展。
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我国依然面临着知识产权“多而不优、大而不强”的局面,在工业制造、农业生产、商业活动、文化发展、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领域,知识产权整体质量效益还不够高,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。特别是,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,科学技术迅猛发展,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突飞猛进,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。同时,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,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体制和国际关系正在重新建构和塑造之中,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国际争端的焦点。
从根本上讲,我国知识产权制度需要进一步系统完备,知识产权领域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,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,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培育,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强。解决这些问题,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;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如何做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。
《纲要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通过法治化方式,运用市场手段,旨在将我国从一个“知识产权大国”建设成为“知识产权强国”,并通过知识产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高质量发展。
按照《纲要》规划,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分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到2025年,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,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,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,一些知识产权基本指标持续上升;第二阶段到2035年,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,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,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,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,全方位、多层次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形成,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。
《纲要》一方面立足国内,从知识产权制度、保护体系、运行机制、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多维视角展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;另一方面放眼世界,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,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。具体而言,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:
第一,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。一方面,我们需要构建门类齐全、结构严密、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,从基础性法律、专门立法和配套性立法三个层面加以完善,并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;另一方面,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。
第二,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。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该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,建立起司法、行政、仲裁、调解等相衔接的大保护格局,实现政府履职尽责、执法部门严格监管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、市场主体规范管理、行业组织自律自治、社会公众诚信守法的协同保护体系。
第三,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。从动态来看,知识产权价值链包括“科技推动—产业支撑—商贸融合”三个环节。相应地,建设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也从三个角度展开:一是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;二是高效顺畅、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;三是规范有序、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。
第四,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。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,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,是便民利民的两个主要维度。核心工作是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能化建设工程,构建起政府引导、多元参与、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,并整合资源,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。
第五,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。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塑造尊重知识、崇尚创新、诚信守法和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;二是构建内容新颖、形式多样、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;三是营造更加开放、更加积极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。
第六,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。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,维护知识产权多边合作体系,加强知识产权审查业务国际合作,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,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。
总的来看,《纲要》旨在建设制度完善、保护严格、运行高效、服务便捷、文化自觉、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,支撑我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增强,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。(光明日报 易继明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学院教授,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